欢迎光临安徽都市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天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结合发展选专业,这些“新时代顺风而行的专业”就业形势大好!

伴随着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竞争的激烈,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专业,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优势的,然而我们所熟知的专业似乎都在劝退,热门的专业也不断被替代,那么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有哪些专业值得选择呢?今天所介绍的这几个专业,它们所处都是新时代国家大力支持,同时亟需发展的的领域,很有可能成为“新时代顺风而行的专业”。

养老服务管理

养老服务管理是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紧缺专业,主要学习养老机构管理和医学等相关知识,专业隶属于管理学类,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人口首次负增长,而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却为19.8%,从这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依然严峻,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这也就表明与老年人相关的产业在未来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接受养老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服务的需求的与日俱增,老年服务队伍整体素质的参差不齐,社会将越来越需要专业的养老人才去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所以养老专业未来可期,专业前景相当不错,毕业生主要在高端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与组织、社会福利院、涉老企业从事养老企业经营管理、养老项目管理和养老机构质量评价工作。

开设院校: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

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从而使得农业生产过程更为科学高效,专业立足于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需求,隶属于农学类,毕业生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很多人看到“农业”二字都对这个专业持消极态度,然而农业却是我国的根本,地位不可动摇,并且在教育部2022年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推进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如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的紧缺专业。



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而智慧农业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前途无量,主要是由于现在农村种地人员的减少,荒废土地数量的增加,传统的农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一批专业的“农业白领”参与其中,并且此专业的人才供给远远小于社会需求,资源稀缺,前景大好。毕业生可以从事国内外大型农场、政府农业管理部门、涉农企业、现代农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产业规划、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开设院校: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专业是中国高校人才计划设立的专业,培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应用型人才,专业隶属于工学类,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是一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发展规划;次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的第九次集体学习中,习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从这些规划中不难看出人工智能将是我国未来的发展重心。



人工智能不仅可以用于日常生活,还可用于工业、机械等行业,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效率,所以它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毕业生可以留校当老师,公司研发岗位,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具体岗位有:数据挖掘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售前技术支持(商业智能方向)、行业研究员(股市)等。

开设院校: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

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youzy_cn)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安徽都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初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还是个“过渡期”,成绩分化的迹象,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家长们可能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总成绩,哪个科目掉了一点,哪个学科提高了些,似乎只是一次考试的波动。然而,在这一阶段,某些潜在的“思维能力差距”,已经悄悄在悄然间形成了[全文]
    2024-12-26 04:17
  • 复试一般在3-4月份,考研成绩2月底公布,3月中旬公布国家线,3月底-4月各招生单位举行考研复试工作。考研复试流程及形式如下:复试流程各大高校大同小异,复试时间一般是两天左右。在准备复试之前要了解报考院校的复试比重,有些可能为40%、50%[全文]
    2024-12-25 04:19
  • 最近,深圳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原北京丰台二中校长何石明,在自媒体平台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迅速走红,一句“从我做起,不卷了!”的教育宣言,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共鸣。这一宣言背后所折射的社会心理令人深思:天下苦内卷久矣!今天,面对不断升级的内卷学习[全文]
    2024-12-24 04:26
  • 保持距离,守护良性师生关系。一位思想成熟的老师,一定会时刻牢记师德底线,并努力保持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因为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在青春期存在较大的心理波动,但老师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应该懂得处理师生关系,而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遗憾的是,在现实中[全文]
    2024-11-23 03:59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安徽都市网 anh2.scxin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