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文峰区以全视角认知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全链条主推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全过程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全方位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着眼梯度发展,优质政策服务“一步到位”。
在市场化营商环境中,文峰区坚持让企业在市场化发展中“站C位”,用政策助力企业成长壮大,引导“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规下转规上”梯度发展培育方向,让企业能够自由发现、利用各种机遇,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送政策、优服务,以“真金白银”助力企业“赢在文峰”。一是税务服务把政策“送上门”。文峰区税务局打造税费服务新模式,助力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通过精讲政策“送”服务,加快汇算清缴进度,文峰区税务局业务专家团队联合第一分局为32家律师事务所纳税人讲解税收优惠政策,主动为纳税人答疑解惑、扫清政策盲点,做到“知政策、懂政策、通理论、会操作”,解决纳税人急难愁盼问题。探索创新“便民春风ING”工作法,开展“税法宣传”志愿活动,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税费政策,努力实现“政策找人”,做好税费优惠政策事前审批、事中精准推送、事后评估效益,开展企业实地走访、宣传辅导,做好政策信息“滴灌式”推送,以政策红利助力企业创新升级,为企业强化内生发展动力。
二是主动服务让政策“无遗漏”。政府采购政策具有多重功能,包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绿色建材等。如何让政策发挥更大效能,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环,是我们一直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在助企纾困方面,文峰区财政局持续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对于采购限额标准以上,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原则和统一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在40%以上,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对于未预留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采购项目,以及预留份额项目中的非预留部分采购包,提高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优惠幅度。货物、服务项目由财库〔2022〕19号文件规定的10%—20%区间确定为20%,工程项目由3%—5%区间确定为5%,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或者大中型企业向小微企业分包的,评审优惠幅度由4%—6%确定为6%。目前,文峰区政府采购合同金额11537.53万元,其中中小企业合同金额10383.78万元,占比90%。
三是长效服务让政策“可持续”。为继续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用好金融服务共享平台,文峰区金融服务中心帮助企业和商户纾忧解困,解决融资难题,通过走访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创新金融产品和优惠政策推介,针对信贷业务新政策、新产品、新流程,及时对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需求举办业务推广、产品展示、政策宣讲等对接活动;并创新推出信用贷款“白名单”工作机制,突破中小微企业依靠抵押获贷的“路径依赖”。科技赋能拓展融资渠道,打造政务数据共享、供求信息对称、银企线上对接的产业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入驻金融机构32家,注册企业2889家。2024年以来,贷款91笔,贷款金额2177.8万元,实现融资智能秒级匹配、政银企线上实时对接等功能。
二、着眼企业需求,法治护航相伴“一步领先”。
文峰区通过运用法治思维、整合法治资源,以法治为支撑,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需,谋企业所盼,解企业所忧,以法治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调解前进一小步,矛盾化解一大步”,文峰区司法局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帮助企业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化解和防范企业风险,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2024年以来,开展了涉企法治宣传18场、“法治体检”8次,为博大、兴和、东部置业、中信银行安阳分行等公司调处成功各类纠纷355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同时,打造“商会+人民调解”模式,指导房地产产业、副食品供应商等6家商会成立调解组织,发挥商事解纷带头作用及商会调解独特优势;并组织41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做好涉企物业纠纷、合同纠纷、生产经营纠纷等矛盾纠纷化解,推动涉企矛盾高效化解。
“当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审结合”,文峰区法院坚持“调解”“审理”两条腿走路,将劝和促谈延伸到民事案件开庭前,全力以赴寻求涉企纠纷化解的最“优”解、最“和”解。同时,严格把握研判终本案件,对已经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案件并未放松警惕,而是持续关注案件情况,确保在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时能够迅速恢复执行。如: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尽管案件一度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暂时结案,但执行干警并未停止对该案的关注。在得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后,立即采取行动,最终成功执结案件,执行到位十万余元。目前,区法院受理涉企业各类商事纠纷案件4508件,审结4233件,执结606件,平均审理天数50.35天,执行结案平均用时111.55天。为有效缩短涉企案件审理时长,减轻企业诉讼负担,区人民法院还设立了专职法官专项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实现了对买卖合同案件的专业化审判,提高了审判效率和质量。2024年以来,受理买卖合同案件409件,审结362件,平均审理天数34.16天/件,案件平均审理天数显著缩短。
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高质量”受到“严保护”,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文峰公安分局加强警企共建,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成立了打击侵权犯罪“昆仑2024”6号行动领导小组,与区法院、区检察院等部门协作联动,对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活动,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今年以来,文峰区公安、市场监管等4部门联合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联合行动,立案查处商标侵权、著作侵权案件50件,实现了跨部门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形成了保护合力。区市场监管局组织辖区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创建,参加专利奖评选、专利调查、专利产品备案等工作,推动企业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大对现有专利技术的有效运用;并联合中国银行、中原银行等多家银行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架起合作桥梁,畅通银企对接渠道。已帮助安阳利浦筒仓工程有限公司完成质押融资金额1千万元,每年可获奖补资金20万元。截止目前,文峰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92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2.03件,位居全市第一,实现了知识产权数量、质量的稳步提升,同时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助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行稳致远。
要实现新质生产力,能够真正落地,离不开营商环境。下一步,文峰区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谋划一批具有引领性的重大改革措施,深入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永不下线”的精准服务,让文峰区成为投资洼地、创业福地、发展高地。(张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