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19日,由中国商报社、中国商界杂志社、中国商人杂志社、中国收藏杂志社、中国烹饪杂志社、中国经贸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在京举办,大会以“激发新质生产力 迸发创新大能量”为主题,分为“创新启航篇”“创新巅峰篇”“创新融合篇”三个篇章,汇集来自政府、行业协会、学界、媒体、企业等各领域的领导专家及代表,共同深入剖析商业创新的前沿趋势与策略,共同探索商业创新的无限可能。
第十一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现场
“创新启航篇”
共话融合发展新生态
12月18日上午,作为大会首个篇章,第十一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创新启航篇”聚焦产业升级与创新协作,汇集各界精英,共话行业融合发展新生态。
中国商报社社长、总编辑胡斌为大会致辞时强调,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商业创新承载着引领未来和开拓新局面的使命。他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激发需要紧跟科技潮流并勇于实践,深化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中国商报社将发挥国家级媒体优势,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为企业提供创新机遇,共同推动商业创新深入发展。
中国商报社社长、总编辑胡斌致辞
在主旨发言环节,4位领导、专家分别就商业创新、数字经济、物流与供应链标准化以及商贸流通创新提质等议题进行主旨发言。
在发言中,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高级经济师傅龙成强调了创新对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商业视角下的创新体会。傅龙成表示,破局求解、破浪前行、破茧新生,不仅是中国商业目前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道,更是企业需要的发展之道。
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高级经济师傅龙成进行主旨发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云华强调了数字经济对我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作用。未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将致力于新兴领域的制度创新,制定适应数字经济的监管规则,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云华进行主旨发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创新物流技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授何明珂从标准化的专业角度,介绍了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下,物流与供应链的创新趋势以及践行“创新物流”的重要性,为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PECC中国委员张建平表示,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开放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强是当前面临的重大任务,未来我国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突破值得期待。
上午的大会期间还现场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旨在搭建有效平台、助力企业资源整合,为与会企业提供更多的合作机遇与发展空间。
“创新巅峰篇”
展望未来商业新愿景
12月18日下午,第十一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创新巅峰篇”正式开启。本篇章聚焦创新成果与经验分享,各界精英共聚一堂,深入剖析商业创新的前沿趋势与策略,交流创新实践的新经验,展望未来商业的新愿景。
“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姜明在大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实力稳步提升。从商贸流通领域的视角出发,新质生产力是商业转型阶段更具融合性、更具可及性的生产力。从本质上看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端,通过科技创新、品牌赋能可以催生新经济、新商业、新动能,这些新的商业模式架构就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姜明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李维正表示,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商务部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不断完善政策举措,优化市场环境,推动商业领域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持续涌现,以创新促进商业繁荣、内需扩大。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李维正
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认为,要以问题和方向为导向,全面确立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当下我们不仅需要恢复经济发展的信心,也需要攻坚克难的韧性。只有坚韧不拔,才能行稳致远。”张志刚说。
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
商业创新正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和巨大潜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商业企业如何应需而变,找到正确的创新方向,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
除了企业积极创新,在商业创新过程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也非常重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宏涛认为,在商业创新中,政府的工作重点在营商环境上。宝安区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并成立了并联审批专班,把区里11个部门全部串联在一起,化繁为简,提升工作效率。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宏涛
在以“激发新质生产力:转型期的创新策略与实践”为主题的高端对话环节,多位嘉宾表示,企业能够切实享受到创新带来的高质量发展红利。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自贸区工作局局长彭涛表示,川南临港片区大部分企业都能够享受到通过改革创新带来的红利和实惠,尤其是在外向型产业方面,有的企业能够通过一个制度创新案例就能降低上千万元的成本。
以“激发新质生产力:转型期的创新策略与实践”为主题的高端对话现场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店装与展陈行业分会会长王跃和顺丰集团特色经济板块总监郭翔兵分享了科技带来的新变化。店装与展陈行业将数字加工的技术运用到行业里,将灯光、色彩、艺术装置等加入店面里等,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还能给场景带来更多的情感价值;顺丰通过发力低空经济,让新疆的大闸蟹在8个小时之内就可以交付到华东的江浙沪、华南的广深佛。
在以“迸发创新大能量:创新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高端对话环节,绍兴市上虞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金琳表示,要推动商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企业关注“人、货、场”三要素,政府也非常关注这三点,例如,打造大型的综合商圈来引领人气集聚;打造“浙东新商都”商业IP;关注消费者切实的需求,在老街里布局年轻化的生活业态等。
以“迸发创新大能量:创新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高端对话现场
本次大会还发布了由中国商报社、浙江工商大学消费与流通研究院、佑创新商业智库联合推出的《2025中国商业创新关键词》报告,揭晓了“2023—2024年度商业创新样本优秀案例”,并发布了“2025中国商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国商业新质生产力星光盛典”两场活动。
《2025中国商业创新关键词》报告发布
《2025中国商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以及《中国商业新质生产力星光盛典》活动发布
“创新融合篇”
开启文化产业新征程
12月19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创新融合篇”论坛开幕。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震宙;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游宏炳;中国商报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经贸》杂志社社长谭怀洲;外交部原副局长、原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少青,以及150位国际经贸领域商界精英和文化艺术届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商业创新和经济文化国际交流之路。
潘震宙在致辞中指出,文化产业要升级,就必须减量提质,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大数据等,大力进行产业园区的升级换代,培育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成为行业内的领头羊。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在国与国之间、经济与经济之间的竞争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震宙
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游宏炳
中国商报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经贸》杂志社社长谭怀洲
外交部原副局长、原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少青
著名影视演员、功夫动作导演释小龙
值得一提的是,《茶香漂海外——罗大友茶文化论著》图书出海启动仪式在第十一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创新融合篇”活动中举办。
《中国经贸》杂志社是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的合作单位,每年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伦敦国际书展和巴黎国际博览会。目前,《中国经贸》杂志已入驻伦敦光华书店、巴黎凤凰书店、洛杉矶长城书店、布鲁塞尔长城书店、英国长青图书、德国CBT图书和美国长青图书等海外书店,并定期在这些海外书店举办书法、美术、非遗、武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交流活动。
结语:
从“新零售”到“新消费”,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国商业创新大会持续聚焦时代课题,作答现实之问,期望通过对话与协作,为中国商业的繁荣注入新动力,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商业创新大会将持续发挥引领作用,激发更多创新灵感,为商贸流通行业“增企业活力、强创新动力、解发展难题”,在探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创新,不断突破。